发布时间:2025-02-14
过年期间,亲朋相聚,其乐融融,但是也要注意安全。据报道,从农历除夕到大年初三,湖北武汉一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连续治疗了9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。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,虽然现在已经立春,但气温较低,小伙伴们还是需要警惕一氧化碳这个“隐形杀手”!
一氧化碳中毒常见原因有哪些?
◆燃烧炭火
烧炭取暖、烧炭火锅、围炉煮茶等,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,产生大量一氧化碳。如果房间通风不畅,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。
◆错误使用燃气热水器
很多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间里,如燃气不能完全燃烧,且使用时间过长,一氧化碳蓄积,加上天冷关窗,容易引起中毒。
◆在车里开空调睡觉
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时,汽油燃烧不充分,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。废气通过汽车的空调入风口进入车内,容易引起中毒。
消防试验揭露一氧化碳危害
一氧化碳是室内的“隐形杀手”,在密闭环境下烧炭有多危险?来看消防员的试验。
图源:央视新闻
消防员在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密闭房间内,放置一个点燃的炭盆。火盆内的炭火越烧越旺,房间内的温度也有所上升。十分钟后,消防员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房间内。刚进入房间,手中的气体检测仪立即发出响亮警报声,此时房间内一氧化碳百万分比浓度约为889ppm,远超安全浓度50ppm。木炭燃烧半小时后,消防员再次进入房间检测,此时一氧化碳浓度平均值已经达到1686ppm。
图源:央视新闻
除了烧炭取暖,很多人在露营的时候喜欢使用卡式炉。消防员在试验中发现,卡式炉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。将卡式炉点燃约半小时后,密闭房间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18ppm,超过了安全值。
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?
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急救?
1立即关闭煤气或熄灭炭火,并打开门窗通风;
2迅速将中毒患者脱离中毒现场,转移至空气新鲜、通风良好处,解松衣扣、腰带,保持呼吸畅通;
3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送往医院,对意识不清的患者保持侧卧位,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发窒息;
4在等待急救人员的间隙,对中毒者做进一步观察和紧急处理;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,进行心肺复苏,将中毒患者脱离中毒现场。
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?
01注意通风:室内使用煤炉、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,不要闷盖。门窗不要全用塑料膜封死,要预留一定的缝隙,使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一氧化碳聚集。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02选择正规取暖工具:正确安装使用煤炉、炭火等取暖设备,热水器应该尽量安装在室外通风处,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,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。取暖用的煤炉要安装烟囱,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,防止漏烟、倒烟。
03经常检查: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、炉盖是否盖严、风门是否打开、排烟是否通畅。
04远离危险物品:煤炭、炉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、易爆、易挥发的有毒物质。
05开车需注意:开车时,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;车在停驶时,不要过久地开空调机;即使是在行驶中,也应经常打开车窗,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。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;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、发沉、四肢无力时,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。
06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: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,并定期检查报警器是否完好有效,在报警器发出警报时,立即开窗通风,并撤离到安全地带。
驰诚电气一氧化碳探测器 使用更安心
驰诚电气专注气体检测领域21年,专业从事气体环境安全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,主要产品为气体环境安全监测领域的智能仪器仪表、报警控制系统及配套、智能传感器等,主要应用于石油、化工、燃气、冶金、电力、医药、食品等诸多工业领域,及城市公共场所、家庭民用、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。
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一种常用的安全设备,常常被称作是24小时工作的“安全管家”。其核心部件是气体传感器,俗称“电子鼻”,可有效感知一氧化碳泄漏浓度,并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,提醒人们采取急救措施。
驰诚电气拥有多款外观精美、品质优良的一氧化碳探测器,可安装在工商业场所、大型商场、办公室和居民家庭等场所,高效预防一氧化碳事故的发生。
仪器推荐
JM-HD2000一氧化碳报警器
■ 优质传感器 反应灵敏
■ 寿命到期提示 使用更放心
■ 即插即用 安装方便
■ 24小时监测 时刻守护
JTM-8200家用气体报警器
■ 双气检测,可同时检测一氧化碳和可燃气体泄漏浓度
■ 四重预警:真人语音报警、指示灯报警、蜂鸣器报警、APP推送
■ 实时显示气体泄漏浓度 一目了然
■ 可通过WiFi网络通信 实现电话、短信、APP报警推送
JTM-8200家用气体报警器
■ 双气检测,可同时检测一氧化碳和可燃气体泄漏浓度
■ 4G+蓝牙的双通信方式,通信通畅更智能
■ 采用4G(Cat.1)通信技术,信号强、覆盖广
■ 现场声光报警+网络远程报警,更安全
■ 无线连接燃气表,做到表警联动
新年伊始,安全常伴!在日常生产生活中,大家要提高安全意识,警惕“隐形杀手”一氧化碳的侵害。
驰诚电气会时刻与您相伴,守护气体环境安全!